首页政协要闻正文

市政协委员踊跃支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    2018-01-16 09:31:54

  市政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委员专题座谈会现场。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市政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委员专题座谈会现场。记者王建桥 摄

  加快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扶持发展休闲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设立“村务监督小组”……1月15日下午,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委员专题座谈会举行,市政协委员围绕主题踊跃发言,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农村农业

  加快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不可或缺的抓手。”市政协委员何金华建议,我市应尽快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意见的实施方案。同时,采用“绿色生态”理念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比如,大力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积极培育绿色生态园区、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兴产业等;加快培育、引进一批新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集成发展,增强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但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方面仍存在不足。市政协委员胡瑞卿建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完善我市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例如,加快创新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建立适应我市农业生产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同时,不断健全农业补贴范围和规模,特别是对增效增收作用明显的生产环节进行补贴等。

  关键词 三产融合

  着力打造乡村旅游自主品牌

  “扶持发展休闲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是我市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必经之路。”市政协委员王晶晶建议,我市要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推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乡村旅游景区,提高惠州乡村旅游的整体品牌形象。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区域乡村旅游整体水平发展。同时,着力培育环城游憩带、稔平半岛滨海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环南昆山乡村休闲旅游区、环南昆山乡村度假养生旅游区等四大乡村旅游发展集聚区,搭建惠州乡村旅游的大框架。

  如何促进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市政协委员杨伟斌说,农村产业融合既有横向融合又有纵向融合。比如,农业内部产业重组融合,将农、牧、林、渔各业整合,形成一体化发展经营方式;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产地批发市场发展;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环保、健康养老等元素相结合,拓展农业功能;先进技术对农业渗透融合,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等。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发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建设

  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有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市政协委员黄新毅说,持续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关键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民主决策机制。同时,要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不断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市政协委员卓秀丽建议,要强化信息公开和监督,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村务公开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通过开设村(组)务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网站等形式开展村务公开,让公开内容走进千家万户,送到群众手中,让群众足不出户或身在外地,都能随时随地参与和监督本村事务。

  关键词 基层治理

  设立乡村基层“村务监督小组”

  “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强我市基层的民主和法治建设。”市政协委员曾建勇建议,以基层党员为主体,设立乡村基层的“村务监督小组”,促进村务、财务公开,接受村(居)民的合法监督。

  大力建设村 (社区)“法律书屋”及基层法制文化宣传专栏,进一步加强村(居)民学法守法氛围。推进基层建立调解组织,在便民利民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争端与纠纷。同时,设立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简化法律援助程序和手续,开通对涉及农民法律案件的“绿色通道”和免费公正服务,全面提高法律援助覆盖面。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市政协委员陈绍安说,要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经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文化长廊,用群众喜爱的龙门农民画进行宣讲营造氛围;组织城市志愿者进农户、访农民,结合农村实际提高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组织宣讲团成员到乡村学校和教学点进行演讲互动,利用部编版《语文》、《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三门意识形态较为浓厚的学科教材,对乡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脱贫攻坚

  编制贫困村农业产业规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市政协委员黄小波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例如,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立足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区域特色产业,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编制贫困村农业产业规划,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为产业扶贫绘制路线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组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农技帮扶工作队,深入贫困村开展产业和技术指导服务,让贫困户掌握1~2门适用农业技术。

  此外,扶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大户和致富带头人,鼓励其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助推贫困村经济发展、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长效脱贫。

  关键词 村民健康

  探索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

  “要推进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村民健康水平。”市政协委员黄宜志建议,要加强以全科医生和助理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渠道,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同时,鼓励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不断拓宽乡村医生的发展空间。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探索开展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签约服务。建立健全在岗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机制。创新对口支援机制,鼓励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城市公立医院结成技术服务联盟,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交流与提升。

  市政协委员肖世勇建议,继续加大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和供给,建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农业转移人口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社会身份和权利,公平公正地享受城镇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例如,建设完善公共医疗服务设施;根据需要规划设置社区(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全市民营社区(农村)卫生站全部转为公有化,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优质、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通过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智慧医疗应用体系建设,实现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动区域内医疗卫生计生信息资源共享与交互。 惠州日报记者袁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