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县区政协正文

惠城区政协开展农产品加工产业调研

来源:惠州日报    2017-09-06 11:40:38

  工人在包装梅菜。
工人在包装梅菜。
 

  政协委员调研梅菜加工生产。
政协委员调研梅菜加工生产。
 

   2015年,惠城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业是关键环节,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日前,区政协农业委开展关于加快惠城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记者从中了解到,目前,惠城区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固定资产达3.1亿元,年销售收入达13.5亿元,主要涉及优质稻、梅菜、甜玉米、肉制品、荔枝、茶叶、辣椒等多种优势特色产品。

  调研

  横沥有梅菜大型加工企业22家

  “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惠城区横沥镇被称为“中国梅菜之乡”,全镇每年种植梅菜面积在两三万亩,每亩地可产梅菜万斤左右,全镇大型梅菜加工企业有22家。横沥梅菜种植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口味香嫩不打渣”的横沥梅菜还是明朝时上贡朝廷的贡菜。

  梅菜是惠城区农业的 “拳头产业”,区政协此次专题调研选择了横沥矮陂地区,了解梅菜的加工生产情况。

  惠州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梅菜20多年了,一直坚持用传统做法腌制生产梅菜。一进入公司大门,就看到院中的晒场上晒了几大片梅菜。由于季节原因,周围的几个腌制池里并没有腌制梅菜,不过仓库里存放着不少梅菜原料。在加工车间,四五个工人正在分拣梅菜并装袋,每袋装3斤梅菜芯。

  “我们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技低盐腌制,在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的情况下保持它原有的自然风味。”该公司负责人刘佛带介绍,目前公司每年销售梅菜上千吨。

  另一家梅菜加工企业——— 惠州市环通梅菜有限公司,则从2015年就开始创新研发梅菜的全链条加工流程。在该公司新建的占地十亩的厂房内,除了仓库、加工车间外,还有消毒间、检验室等。在消毒间,该公司研发了一套消毒设备,工人们会把装袋好的梅菜放入长方形的锅炉中进行蒸煮消毒,然后自然风干;在检验室,每一批梅菜出厂前都要经过自检,看盐分、糖分、水分、亚硝酸盐、大肠杆菌等指标是否合格。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公司就重金聘请专家对梅菜的亚硝酸盐问题进行科技攻关,通过改进传统的腌制工艺,缩短了腌制时间,让梅菜的颜色、香味、口感都有很大的提高。”环通公司法人潘伟强说。

  目前,惠州市环通梅菜有限公司梅菜产品年销售过千万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庆丰包子店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每年为他们供货五六百吨。”潘伟强说,像四川、香港等很多餐饮大公司也是他们的客户,现在该公司又开发出即食梅菜等新品种推向市场。

  现状

  全区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45万亩

  在介绍惠城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时,惠城区农业局副局长翟荣文说,近年来,惠城区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

  截至2016年底,全区有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固定资产达3.1亿元,销售收入达13.5亿元,主要涉及优质稻、梅菜、甜玉米、肉制品、荔枝、茶叶、辣椒等多种优势特色产品。

  随着惠城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还创建了一批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区拥有省名牌产品15个,像“水中鲤”丝苗米和“悠久”、“祯州”牌梅菜等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万佳宜”牌甜玉米罐头获得广东省知名商标。

  截至2016年末,全区特色农业生产基地45万亩、联接农户5.1万户。围绕几大特色产业建设,出现了 “甜玉米村”、“梅菜村”、“优质稻”、“特色水产”等一村一品专业村,有力地推动了惠城区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

  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

  虽然惠城区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翟荣文说,主要有原料供应、加工技术、品牌效应等问题。

  惠城区至今仍以一家一户的自主种植生产经营模式为主,缺乏连片规模经营,无法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原料供应的批量性和稳定性要求。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研发经费、研发力量的投入不足和先进加工设备的购买力低下问题,大部分加工企业仍处在粗加工阶段,直接影响到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和效益,产品附加值低。

  以上情况直接导致这样一个现状,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家,但名牌产品比例偏低,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还不高,暂时还没有在市场上叫得很响、深入人心的产品品牌。

  在生产经营上,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反映贷款难,缺少生产发展资金。目前惠城区66家农业龙头企业中,有条件到银行贷款的企业只有13家。另外,惠城区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着企业发展受用地指标限制的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很难获得用地指标,真可谓“一地难求”,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建议

  吸纳优质加工企业进现代农业示范区

  区政协副主席叶祝桥说,接下来,应积极推广“加工企业+基地+农户”、“股份合作”等发展新模式,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要鼓励惠城区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深度开发、生产加工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努力,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在解决农企资金和用地难题上,翟荣文说,农业局将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申报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让农业龙头企业享受在用水、用电、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争取财政扶持资金。

  同时,结合惠城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用地纳入整体规划,吸纳优质加工企业入驻园区。通过“政银”贷款业务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已有财兴、潮记、祯州、金种等企业进驻示范区,有力地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空间。

  

  本组文/图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通讯员黎伟斌